社保减负新政来袭!6月8日起,打工人福利全面升级
今年6月8日起,我国社保制度迎来多项重大调整,一系列利好政策密集落地,切实减轻了企业和个人负担,为就业创业注入新动力。从失业保险费率下调到大龄失业人员特殊补贴,从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纳优化到居民医保补贴提升,这场社保改革将给亿万劳动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我国社保卡持卡人数已超过10亿,同时领用电子社保卡的人数也突破10亿大关。在这个全民参保的时代,每一项社保政策调整都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尤其在当前经济转型和就业形势复杂的背景下,新一轮社保改革释放的红利显得尤为重要。
失业保险费率延续降低政策是此次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最新通知,自2025年6月8日起,全国范围内继续执行失业保险费率1%的优惠政策,其中用人单位缴费费率为0.6%,职工个人缴费费率为0.4%。这一政策将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和职工减负约1500亿元。
四川省率先响应中央政策,人社厅、财政厅、税务局联合发文明确:将失业保险费率降至1%的政策延续实施一年。对此,四川省社保专家冯明表示:"这项政策实质上是减轻了企业用工成本,一家拥有100名员工的中型企业,每年可节省社保支出约6万元,这笔资金可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或改善员工福利。"
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新政也备受关注。从6月8日起,领取失业保险金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失业人员,如果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按照当地灵活就业人员最低缴费标准的部分将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以广州市为例,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标准是1100元/月,失业保险基金将按此标准支付,超出部分由参保人自行承担。
王丽华,一位即将退休的失业女工,得知这一政策后激动地说:"我今年56岁,刚被公司裁员,距离退休只有大半年时间,一直担心这段时间的社保断缴会影响我的养老金。现在好了,政府帮我解决了最后一段社保缴纳的问题,真是减轻了我的负担。"
对于企业而言,稳岗返还政策进一步优化也是重大利好。根据最新规定,大型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60%返还。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参照中小微企业标准执行。这项政策将持续到2024年12月31日,预计可惠及全国超过100万家企业。
深圳一家制造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张强反映:"去年我们公司收到的稳岗返还资金超过80万元,这笔钱全部用于职工技能培训和岗位补贴,有效提高了员工留存率。今年的政策力度不减,对稳定企业生产经营非常有帮助。"
居民医保方面,2025年度各地区也推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以上海为例,2025年上海继续加大政府财政对城乡居民医保的投入力度,对每个参保居民给予普惠性补贴,人均财政补助增加超过320元。同时,70周岁以上人员,筹资标准调整为7526元/年,其中个人缴费655元/年、财政补助6871元/年;19-59岁人员,筹资标准调整为4506元/年,其中个人缴费995元/年、财政补助3511元/年。
丰宁满族自治县则明确2025年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400元。同时,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对居民医保补助力度,每人每年不低于670元,这是自2016年以来个人缴费新增标准首次低于财政补助标准,体现了政府对民生保障的高度重视。
社保专家李明指出:"2025年社保新政在多个方面体现了'减负'思路,不仅降低了缴费标准,还通过精准补贴、优化服务等方式提高了社保资金使用效率。尤其是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大龄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的特殊照顾,体现了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和包容性。"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1月1日起,失业保险制度还新增了一项重要福利——病残津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经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申请按月领取病残津贴。病残津贴月标准和支付期限根据参保人员申领病残津贴时的年龄、累计缴费年限等确定,并且在国家统一调整基本养老金水平时同步调整。
从6月8日起,多地也同步调整了失业保险金标准。以广州为例,根据广东省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广州市月最低工资标准自2025年3月1日起调整为2500元/月,相应的失业保险金标准也从2025年3月起调整为2250元/月,比上年度提高了近10%。
一位刚刚申领失业保险金的青年小陈表示:"之前失业保险金每月只有2000多元,生活压力很大。现在金额提高了,再加上可以申请职业培训补贴,至少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有更多时间找到合适的工作。"
此外,各地还普遍加强了社保经办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化。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已实现社保业务"一网通办",参保人可通过手机APP完成大部分社保业务办理。据统计,全国电子社保卡申领用户已超过10亿,日均使用量超过3000万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办事体验。
在养老金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2025年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并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这意味着2025年城镇职工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养老金都将有所增长,这已是连续21年上调,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退休人员生活保障的持续关注。
社保减负新政策的实施离不开财政的有力支撑。据2025年财政预算报告显示,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比上年明显增加,达到297005亿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明显,为社保改革提供了坚实的财政基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一季度工作进展报告显示,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增加5万人。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社保制度的完善对稳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家分析认为,今年4月1日起实施的社保新政,是我国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通过降低费率、优化结构、提高效率,既减轻了企业负担,又提高了保障水平,实现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双赢。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社保减负政策有三重意义:一是减轻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负担,提高市场活力;二是优化社保资金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刘媛媛指出:"此次社保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精准施策,针对不同群体提供差异化的保障措施。比如对大龄失业人员的特别补贴,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支持等,体现了社保制度的包容性和针对性。"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认为:"社保减负不是简单降低标准,而是通过制度创新和管理优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保障水平不降的前提下减轻各方负担。从长远看,这有利于构建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我国社保制度的持续优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民生保障。从6月8日起,这些新政策将逐步落地实施,亿万劳动者将真切感受到社保改革带来的福利。
我们期待着,随着社保制度的不断完善,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你对新的社保政策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体验!
下一篇:没有了